这里是对每月各事项进度所做的一个回顾,记录在阅读、生活等方面的思考和收获。这是写给自己的,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顾,这些时光如同雁过留痕,能看到些许印记。
to-do-list 进度表
牙齿问题还未得到解决,又引发了更为恼人的口腔溃疡。
整整一个月都处在难以言说的伤痛之中。
走在空荡的街头,盛夏的余晖还未散去,有一种烈日灼心之感。
翻江倒海。
何去何从。
这个月经历了苍凉、害怕和绝望,也感受过淡然、眷恋和不舍。
生活的起伏早已超出了预期,犹如行走在战争迷雾之中。也许应当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最后一天,于是每过一天都是生命体验沉淀下的硕果。
每一天都是这一世的不虚此行。
书籍阅读
这本书之前的书名好像叫做《商界局外人》。
书中的案例,有点类似于巴菲特曾经说的格雷厄姆和多德的部落,但这种例子往往都是在事后回看才能找出规律和共性,而在发生的当下,其实很难判断成功与否。但不管怎样,有些做对的事情的特质,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。
我在豆瓣评语中写到:「巴菲特的故事读得多,而类似于此的群体了解得不多。通过找到这样的群体性特质,归纳出一些通用的方法,去理解这些做法背后的原因,才能把故事里主角的优点装到自己脑中。最后的案例和清单,对需要做出资源配置的普通人,也是很好的启发。」
一名优秀的CEO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:一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,二是做好资本配置。前一个方面覆盖人们通常熟知的企业管理内容,如研发、产品、市场、存货、供应链等,总之是提高自身效率;后一个方面是如何配置运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。
——《巴菲特最推崇的 8 大企业家特质》
一个优秀的个人也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:一个提升自我的个人技能,而是做好资源配置。前一个方面很好理解,专业技能、通用技能乃至学识涵养等等;后一个方面,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限的资源,比如现金流、时间、健康、社交资源的配置。
但就是这个决定勾勒出本书中局外人CEO们一个重要的共同点:作为一个群体,他们的内心理性且务实,他们不揣测未来,同时目光敏锐,他们不会恪守教条。
——《巴菲特最推崇的 8 大企业家特质》
对未来保持谦逊的态度,对当下保持务实的作风,更重要的是,规则都是事后归纳总结出来的,而不是事前恪守出来的。
对于本地的小商铺或是大型公司的董事会来说,局外人的做法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,但是,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他们的方法呢?答案是,实际运用比看起来更难。
——《巴菲特最推崇的 8 大企业家特质》
一个重要的原因,可能是读者处于上帝视角,阅读的是作者精心挑选总结出的做法。如果是玩家视角,身处战争迷雾之中,就不会有那种看起来没那么复杂的感觉了。此所谓纸上谈兵头头是道,躬身践行处处碰壁。
这可能是一本网红书籍。
看看别人走过的路,大部分对于自己其实已有所得,不过是看看有没有好的细节,督促自己更好地执行。
我在豆瓣评语中写到:「有底层认知,也有方法论,关键在践行改变,庆幸自己走在殊途同归的路上。」
归结起来,焦虑的原因就两条:想同时做很多事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王小波说: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: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,又极度缺乏耐心。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。
——《认知觉醒》
欲望太多,资源太少,一切恐惧的根源在于火力不足。
记住,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,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。要想不受其困扰,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、看清它、拆解它、化解它,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,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;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,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。所以,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、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,赶紧坐下来,向自己提问。
——《认知觉醒》
潜意识是一块不受控的区域,越澄澈越好。
所谓心智带宽,就是心智的容量,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、行动力和自控力。心智带宽一旦降低,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,做出不明智的选择,或急于求成,做事缺乏耐心,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。
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,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,进而降低心智带宽,做出不明智的行为。
——《认知觉醒》
通常来说,特别想要获取某一件东西、达成某一个目标的时候,就需要看看是不是心智进入了稀缺状态。念念不忘,需要回响。
思考笔记
银河很大,大到「未知」远远多于「已知」,但它们最后都算不上什么。你走得越远,越能理解这句话。
——黑塔 《星穹铁道》
这句话其实对于游戏外的玩家也适用。
世界很大,人生很大,我们活在方寸之间,困扰在目力所及范围内,完全想不到未知的精彩生活。
我们建造的环境,反过来会建造我们,所以才有了游戏的主题——开拓。
「当你真正“盯紧”一家公司几十年,你几乎能像公司所有者一样去思考。你能感受到管理层的决策是否明智,能判断行业的变化对其是机遇还是威胁。这种“共情”是短线交易者和分散投资者永远无法获得的。」
——AI
长期跟踪一家公司,能从 CEO 的角度去思考这家公司,去理解他们的做法,遇到的难处,甚至你都能评判 CEO 的决策是否理性,从而对管理层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给出自己的看法。
这种思考的方式,有利于自己去做出判断,提升自己的决策质量去,并清楚自己估值的合理性,尽可能地做到不悲不喜。
最重要的是,在这种情况下,敢于自主地做出抉择,并为选择的人生负责。
「企业的可进化性,比当前估值更重要,如果要细分一下,大概是:
- 遗传稳定性:核心优势不会轻易被侵蚀。
- 环境适应力:环境变了,你也能跟着变。
- 繁殖效率:高效地配置资本,不断生长。
可进化性,就是企业适应未来未知环境的能力。在商业世界里,它表现为:稳健的资产负债表、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,以及富有远见的管理层。」
—— 公众号 哈读
动态适应能力并不好考量,需要看管理层的言行和企业文化的执行。高效地资本配置,在国内企业中,能做到的又很罕见,因而常常被忽略了。
美食烹饪
感谢有推动自己尝新的伙伴。